我們不時會聽到身邊的朋友選擇食素。有人認為茹素有益健康;有人則認為茹素會導致身體缺乏某些營養;究竟茹素有何好處和壞處?今期由滙晉專科的註冊營養師鄭智俐小姐講解茹素的好與壞。
怎樣吃才算為茹素?茹素者會吃雞蛋和喝牛奶嗎?

茹素可分幾大類。

西方素食者 主要不吃雞、牛、羊、豬和其他家禽,但仍會吃海鮮。
佛教徒 不吃肉類和蔥蒜等「五辛」,但會吃海產類如蠔、淡菜,和未受精的雞蛋。
奶類素食者 不吃肉類但喝奶類和吃奶類製品。
蛋類素食者 不吃肉類但會吃蛋類食品。
果食者 只吃果實(連葉、莖等也不吃)
嚴守素食者 任何有關生物的食物都不會進食,例如不吃蜂蜜,認為那是勞役蜜蜂所得來的食物。
吃素對身體有什麼益處?為什麼?

根據美國密西根州一位營養學大學教授指出,許多研究均發現經常進食含有豐富食物纖維的全穀食物、豆類、蔬菜、果仁和水果,而避免吃大量肉類和高脂動物食品,加上恒常運動,能幫助降低膽固醇、血壓、過胖,減低患上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、中風、糖尿病和癌症等的風險;甚至有研究指茹素者的腦筋會較靈活、頭腦清晰、思想集中,可承受壓力的能力也較高,因為新鮮蔬果比加工食物更健康,有了健康的身體,頭腦和心理自然較健康。另外,蔬果的食物纖維有助延長飽肚感,可有效控制食慾及體重。

對身體有什麼不良影響?

不吃肉的人士的確會容易缺乏某些營養素,例如紅肉中的蛋白質和鐵質,缺乏鐵質的人士會出現低血壓、貧血、眩暈、肌肉疲勞、手軟腳軟、沒精打彩的徵狀;不喝奶類和吃奶類製品人士容易缺乏鈣質和維他命B12,缺乏鈣質可引致肌肉痙攣、軟骨病和骨質疏鬆等;而缺乏維他命B12則會引致長期疲倦、便秘、憂鬱、暈眩、困倦及惡性貧血。因此,專家建議素食者不要選擇嚴守素食,而選擇營養較均衡的奶或蛋類素食。他們可喝加鈣的豆漿、奶和多吃豆腐、蛋補充。另外,不吃魚的人亦會缺乏奧米加3(可於三文魚、吞拿魚和比目魚等魚類或魚油中找到),它是我們的必需品,但我們的身體不能自行製造,須要透過食物吸收。

除了從魚類中吸收,素食者須要從亞麻籽、亞麻籽油或合桃中補充。奧米加3能幫助腦部發展和身體成長,而且能減低患心臟病的風險,所以漸漸廣為人知。美國心臟協會更建議最少每星期吃兩次魚(特別是鯖魚、三文魚和吞拿魚)。

另外,嚴守素食者的日常飲食可能較易偏向低油、低糖、低鹽、低鈉及缺乏水份,他們體內的鉀質或會稍為偏高,令身體水份流失,引致血壓低。

吃素給人的印象是吃單調的食物,如何自製美味吸引的素食?

可選擇顏色鮮明的食材,增加食慾。

鳴謝:滙晉專科註冊營養師鄭智俐小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