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中風?
中風是腦血管疾病,主要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。較常見的為缺血性中風,指通往腦部的養份及氧氣因血管狹窄或受血塊阻塞而供應不足,導致腦部組織壞死,影響該受損部份控制的身體機能。出血性中風則是由於通往腦部的血管爆裂,令血液滲進腦部所致。
中風有先兆嗎?
部份病人在中風前會出現暫時性腦缺血徵狀,我們稱之為「小中風」,指通往腦部的血流及氧氣暫時缺失,引致短暫的腦缺血。這症狀一般會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。事實上,小中風往往是一個警號,表示患者再中風的機會增加,所以曾出現以下其中一項或多項徵狀的人士,應儘早求醫:
-
突然雙眼或其中一隻眼的視力變得模糊
-
突然身體某一邊覺得麻痺、乏力
-
說話困難或言語不清
-
突然無故地劇烈頭痛
-
暈眩或步履不穩
-
吞嚥困難
-
面痛
-
面部、身體抽搐
-
神智不清
哪些因素增加中風的風險?
-
吸煙
-
缺乏運動
-
長期病患如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者
-
血膽固醇過高
-
過胖
-
先天性腦血管腫瘤或血管硬化
治療中風有哪些方法?
治療中風可分為急性、復康和預防3方面。
急性治療
主要是使用藥物
-
溶解血栓,或
-
減少血液的凝固能力 (俗稱薄血藥),或
-
延長腦細胞忍受缺血的能力,讓身體自然溶血機制重新打通阻塞的血管,或
-
減低頭顱內的壓力,令血液暢順流通至腦部。
此外,還可採用外科手術,以導管打通阻塞的血管。
復康治療
由於中風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,患者的神經要長時間才能復原,所以必須進行復康治療,以改善或保持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。這些治療包括物理治療、職業治療、復康護理、言語治療、醫務社工臨床心理服務等。
中風病人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?
中風病人須要節制飲食,並注意以下事項:
-
進食高纖、低脂、低膽固醇,少鹽少糖的食物
-
儘量選擇蒸、炆、炖、焗、白灼、少油快炒的烹飪方法
-
服食薄血藥的病人須限制維他命K的攝取量,因維他命K會促進血液凝固,抵銷薄血藥的作用,含維他命K的食物包括:
-
所有肝臟
-
西蘭花、椰菜、生菜、菠菜、西洋菜 (避免飲用菜湯)
-
生果類,如奇異果、橙、柑等
-
海藻類,如海帶、紫菜等
-
豆類,如黃豆、雞豆、荷蘭豆等
-
大部分中國藥材
-
含維他命K的維他命丸
-
菇類,如冬菇、磨菇等
如何預防中風?
-
戒煙
-
作息定時,保持心境開朗
-
恒常運動
-
保持均衡飲食,避免吃太肥膩或甜的食物
-
適當控制體重
另外,中風患者也必須定時服藥和覆診,以預防再度中風。
鳴謝:
滙晉專科內科專科醫生許志輝